第169章(1 / 2)
阴泰点点头,抱怨似的说:“我婚期订得最晚,要当三个人的男傧相。”
“那不对呀,不是还有四人成亲吗?”刘隆奇道。
阴泰一把圈住郭盛的脖子,指着他说道:“他娶的是我族姐。”
郭盛顺势给了阴泰一胳膊肘,说:“阿泰娶了耿晔的族妹,不疑娶的是广宗的族姐。”
刘隆看向邓广宗问:“表兄,你娶了谁家的女娘?”
邓广宗不好意思笑笑说:“樊家的女娘。”
刘隆扶额,说:“除了表兄,你们这是内部消化呢。哦,对了,兜楼储,你呢?”
兜楼储自豪地说:“我来雒阳时就成亲啦。”
兜楼储来京时年岁还小,但他是来做侍子的,他爹南单于没有亏待他,给他娶了老婆分了财产,才让他来雒阳城的,也算尽了做父亲的义务。
刘隆问:“你们谁最先成亲?”
梁不疑回道:“我腊月十一成亲。”刘隆颔首,看向其他四人,他们也说了各自成亲的日期。刘隆要不是皇帝,说不定这个月都在吃席中度过呢。
“你们举办婚礼时,朕不在场,到时送你们一份厚礼。”刘隆笑道。其他几人闻言纷纷道谢。
刘隆又与师傅商议下,索性从明日起,给这几人都放了假,翻年再过来。众人听了,更加高兴了。
每年虽不至于新春前一天还在宫中陪天子读书,但放假那日也是很晚了。
下午回去,刘隆一直在思索这个事情,伴读当中最小的已经十八岁了,他们同龄的族兄弟们都进入郎署开始为做官而准备,而他们几人依然在学堂陪皇帝读书。
刘隆明白伴读和他们背后家族的意思,尽量伴读与皇帝打好关系,才能在以后的仕途中飞黄腾达。所以刘隆不提结束学业,这些家族和伴读也不会主动提,耿晔这个憨货除外。
他们这些伴读之所以将婚期如此密集地订在腊月,是因为临近腊月朝中一般无大事,以及腊月连着新春假日多利于小夫妻培养感情。
阴泰等人本来就是刘隆和母后为了拉拢世家才召来的。为官做宰
领兵打战的能力不是从学堂里学到的,而是一步步历练得来的。
但是如果撤销伴读,就涉及到刘隆的学业是否要结业,结业又涉及到亲政元服,亲政元服又可能涉及帝后权争。
刘隆对现状很满意,目前没有想着去亲政。
他拿不定注意,于是去了后殿,请母后做主。邓绥听完,沉吟了一下,说:“隆儿所言有理,所谓成家立业,他们几人都要成家,也该立业了。”
刘隆点头说:“正是这个意思。”邓绥笑起来说:“这有什么难的,不过是下诏除为郎,然后继续陪隆儿读书罢了。”
刘隆听了,笑道:“这样也好。那就这几日去吧,正好让他们双喜临门。”邓绥颔首,让身边的耿纨纨拟旨。
说罢,邓绥突然让刘隆起身,又让他转一圈。刘隆不明所以地依言站起转圈,然而低头看自己的衣裳,说:“母后,我今日服饰有什么不妥吗?”
邓绥笑起来说:“我儿长大了,你刚百日的时候只有这么大,没想到一眨眼就成大人了。”邓绥用手比划出刘隆百日的长度。
刘隆闻言,哭笑不得道:“我要是不长大,这十多年的饭菜是白吃的?”此言一出,殿内响起笑声,邓绥也跟着笑起来,笑容欣慰。
一件事情涌上邓绥的心头,她再次打量了刘隆一眼,感慨道:“隆儿长大了啊!”
感慨完,邓绥扫视了一圈宫殿,含笑对刘隆说:“以后隆儿要纳妃生子,这崇德殿怕是住不下了。翻了年,就挪宫吧。”
刘隆几乎是在邓绥的照顾下养大的,母子之情深厚。他现在才十一周岁还没想着成亲,崇德殿又阔朗,前后两殿各有东西配殿又有围房,当然住得下啊。 ↑返回顶部↑
“那不对呀,不是还有四人成亲吗?”刘隆奇道。
阴泰一把圈住郭盛的脖子,指着他说道:“他娶的是我族姐。”
郭盛顺势给了阴泰一胳膊肘,说:“阿泰娶了耿晔的族妹,不疑娶的是广宗的族姐。”
刘隆看向邓广宗问:“表兄,你娶了谁家的女娘?”
邓广宗不好意思笑笑说:“樊家的女娘。”
刘隆扶额,说:“除了表兄,你们这是内部消化呢。哦,对了,兜楼储,你呢?”
兜楼储自豪地说:“我来雒阳时就成亲啦。”
兜楼储来京时年岁还小,但他是来做侍子的,他爹南单于没有亏待他,给他娶了老婆分了财产,才让他来雒阳城的,也算尽了做父亲的义务。
刘隆问:“你们谁最先成亲?”
梁不疑回道:“我腊月十一成亲。”刘隆颔首,看向其他四人,他们也说了各自成亲的日期。刘隆要不是皇帝,说不定这个月都在吃席中度过呢。
“你们举办婚礼时,朕不在场,到时送你们一份厚礼。”刘隆笑道。其他几人闻言纷纷道谢。
刘隆又与师傅商议下,索性从明日起,给这几人都放了假,翻年再过来。众人听了,更加高兴了。
每年虽不至于新春前一天还在宫中陪天子读书,但放假那日也是很晚了。
下午回去,刘隆一直在思索这个事情,伴读当中最小的已经十八岁了,他们同龄的族兄弟们都进入郎署开始为做官而准备,而他们几人依然在学堂陪皇帝读书。
刘隆明白伴读和他们背后家族的意思,尽量伴读与皇帝打好关系,才能在以后的仕途中飞黄腾达。所以刘隆不提结束学业,这些家族和伴读也不会主动提,耿晔这个憨货除外。
他们这些伴读之所以将婚期如此密集地订在腊月,是因为临近腊月朝中一般无大事,以及腊月连着新春假日多利于小夫妻培养感情。
阴泰等人本来就是刘隆和母后为了拉拢世家才召来的。为官做宰
领兵打战的能力不是从学堂里学到的,而是一步步历练得来的。
但是如果撤销伴读,就涉及到刘隆的学业是否要结业,结业又涉及到亲政元服,亲政元服又可能涉及帝后权争。
刘隆对现状很满意,目前没有想着去亲政。
他拿不定注意,于是去了后殿,请母后做主。邓绥听完,沉吟了一下,说:“隆儿所言有理,所谓成家立业,他们几人都要成家,也该立业了。”
刘隆点头说:“正是这个意思。”邓绥笑起来说:“这有什么难的,不过是下诏除为郎,然后继续陪隆儿读书罢了。”
刘隆听了,笑道:“这样也好。那就这几日去吧,正好让他们双喜临门。”邓绥颔首,让身边的耿纨纨拟旨。
说罢,邓绥突然让刘隆起身,又让他转一圈。刘隆不明所以地依言站起转圈,然而低头看自己的衣裳,说:“母后,我今日服饰有什么不妥吗?”
邓绥笑起来说:“我儿长大了,你刚百日的时候只有这么大,没想到一眨眼就成大人了。”邓绥用手比划出刘隆百日的长度。
刘隆闻言,哭笑不得道:“我要是不长大,这十多年的饭菜是白吃的?”此言一出,殿内响起笑声,邓绥也跟着笑起来,笑容欣慰。
一件事情涌上邓绥的心头,她再次打量了刘隆一眼,感慨道:“隆儿长大了啊!”
感慨完,邓绥扫视了一圈宫殿,含笑对刘隆说:“以后隆儿要纳妃生子,这崇德殿怕是住不下了。翻了年,就挪宫吧。”
刘隆几乎是在邓绥的照顾下养大的,母子之情深厚。他现在才十一周岁还没想着成亲,崇德殿又阔朗,前后两殿各有东西配殿又有围房,当然住得下啊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