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有事欲以利,适足害之……(2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盛姿松了口气——“可是你一个都没说对,答案是荀子。”盛修拿书敲敲手,幸灾乐祸。
  盛姿觉得,她的表情管理可能有点失控。
  要是没记错,荀子好像是儒家的,她按派别分类,果然还是轻敌了!
  “遇事不要靠经验想当然,在没有绝对把握之前,再不可能的答案也不能排除。”
  “小吴,‘十四号’写五个进去。”盛修吩咐那个楷书手秉公执法,并因为自己大义灭亲而心花怒放。
  在座的都眼耳灵敏,就没有不知道盛修盛姿父女关系的,看盛修果真连自家孩子都不放过,就更别说他们了。
  于是一个个都打起十八分的精神,生怕回答错了,导致下节课要去念绕口令。
  盛修暗暗点头,继续上课。
  “……二十三号解释得不错,‘故主施赏不迁,行诛无赦,誉辅其赏,毁随其罚,则贤、不肖俱尽其力矣。’就是这个意思。”
  “……韩非子举了数个例子来论证古今状况不同,不能不变的论点,大家可以学学嘛,写文章的时候多举几个例子,不仅看起来理由更充分,字数也能多不少,文章看着也好看。”
  课堂一阵笑声。
  所有人都认真在听,不时做着笔记。
  盛修偶尔抽两个倒霉蛋回答问题,时间过的飞快。
  “……除了今天所学,还希望大家回去以后思考几个问题。
  首先,我们今天讲的——韩非认为的‘五蠹’,到今天还适用吗?
  再者,韩非认为,处理事情时,要依法而不依人,那么要依的又是什么样的法呢?
  汉朝孝文帝认为,当时的刑罚过于严重,许多犯了错的人即使想改过,也大多被打死或者残废,失去劳动能力,也就失去了改过的机会。所以他减少了刑罚的数量和程度。那我们今天建立律条时,是不是也要考虑进去情理?”
  盛修声音沉缓,让人心静。
  盛姿默默考虑,脑瓜运转如飞。
  “再者,法令是越详细越好的吗?韩非也说,那些学者以巧舌‘疑当世之法,贰人主之心’,可见法令准确的重要性。
  然而西汉末时,不乏一些酷吏,用过于繁杂的法令,去导致的一些互为矛盾的判决方法,以随心所欲地判案,制造冤狱,就是钻了文法的空子。”
  “还有要知道的是,法令不论建立的多么完美,终究要严格地去执行,才会有意义。”
  盛姿有些吃惊,真是没想到,她阿耶对于法的认识这么深刻,在她那个时代还在探讨的问题,她阿耶居然已经在思考了,可见容朝法治,确实让阿耶颇思。
  “最后,我们知道,韩非子并没被韩国或是秦国重用,也就是说他写的这些,在当时似乎并没有被实践过,那既然没有被实践过,又为什么成为了法家的经典,以至于今天还要学习?”
  盛修在讲台前站定,一字一句,都惹人深思。
  正打算结尾,门口出现一个小吏,在那边探头探脑。
  他走过去,那小吏开口道:“盛大夫,您拿错书了,那天少监要您讲的并不是这个。”
  盛姿几乎第一时间皱起了眉头,又强忍着摊平,她目光思索游走,一偏头,不期然看到旁边的启斐,也是同样意外的神情。
  众人都注意着门外,此刻一听这话,堂下一片哄笑声。
  盛修微顿,摇摇头也笑着开口:“欸,你们还笑!那就辛苦这几位倒霉蛋,‘将错就错’回去写东西咯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