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13章 儒劫(4 / 8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“可是你这般杀,岂不是让其他人更怕你,也更恨新政?”
  隆正帝挑眉道。
  贾环淡淡一笑,道:“他们若投入新政倒也罢,若不然,最多三五年,他们再看人间,已经不是他们熟悉的世间了。
  到那时,无论他们恨不恨,都没什么关系。”
  隆正帝闻言,看了眼沿江两岸林立的工厂作坊,点点头道:“这倒也是,百姓们愈发富足了,对他们的敬畏心也就不存了。”
  贾环讥笑了声,道:“他们到现在也想不明白,他们何罪之有。口口声声耕读传家,家风清正。
  却从未想过,他们的耕读,是靠免税赋徭役的功名,收投献之土地,招佃户奴仆去耕。
  这些人不事生产,只理直气壮的寄生在朝廷和百姓身上,吸血滋养,还整日里故弄玄虚,指摘朝政,清谈误国。
  这样的人不亡,皇朝焉能不败?
  一代又一代,总是这样循环。
  臣不怀疑若有外敌踏破中原时,他们中有人会跳江殉国,或是举家反抗,宁死不降。
  历朝历代,都有这样的风骨人物。
  臣钦佩之。
  但是,却也奇怪为何从没人想过,这些人,也是致使国运衰败的那群人之一。
  一码归一码……”
  隆正帝道:“那你又为何将他们的典籍,都让人好生收藏起来?一把火烧了不更好?”
  贾环呵呵笑道:“书中的道理其实许多都是没错的,都是我华夏文明的瑰宝……
  陛下不用这样看臣,臣承认典籍之正,和杀那些人并不矛盾。
  前明圣人王阳明,宣知行合一,与宣知易行难的朱熹对立。
  讲道理,谁心里都知道王阳明说的对。
  实践和真理并行才是王道,才是正道。
  可是您看看这世间,到底还是朱熹的理学大兴天下。
  缘何?
  就是因为他们读书人,大都读的明白,却做不到。
  而且他们读书科举,只是为了书中的黄金屋,颜如玉和千斤栗。
  千里做官只为财嘛。
  所以,尽管书里的道理其实大都是正确的,但读书人本身却从没做到。
  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
  三岁稚童都会背,可哪个士子真心悯农?
  便是这个道理。 ↑返回顶部↑
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