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节(3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桑榆又多问了两句:“春树都十岁了吧?启蒙了没?”
  梨花嫂回道:“他爹趁闲时教过他《三字经》,溪河先生在时教过他《千字文》,还教他背过唐诗。这孩子都背得滚瓜烂熟了。他教的他妹妹,现在草儿《千字文》都学快一半了。”
  桑榆欣慰地点头道:“孩子愿意念书,咱得供他念。现在束脩咱也不是出不起,就让春树好好念,我看他起码中个秀才没问题。”
  听到桑榆夸春树,梨花嫂笑得花儿一般,将头连点道:“供,肯定供。我这就去告诉春树去,他准得高兴坏喽。”
  梨花嫂满脸是笑地进了店,桑榆跟着往店里走,耳朵听到隔壁老刘馄饨铺的刘婶问了一嘴:“叶子她爹,今儿个初九了,咱今年出摊到啥时候回乡过年?孙小哥是好了,跟着老李混了,起码不用大冷天出摊了。”老刘头回道:“今年咱收早点,不跟他们瞎掺合。”
  桑榆听了这话,却不由地想道:“难道李氏老面馆还在早市街上搞合纵连横了?”接着又暗暗地拿定了主意,“我好好地做生意,若是大伙儿公平竞争也就罢了,谁要是暗地里搞什么名堂,我绝不低头!这生意一定得做下去,光靠着开地种地,来钱太少也太辛苦。万事开头难,要想过好日子,就得坚持下去。”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带娃码字真心……,大家随手给个小花儿吧!
  第八十三章 :苦命兄弟
  日子过得飞快,转眼到了十二月十八,李氏老面馆为期十日的鸭杂老汤面的特卖活动过去了,但又在店门口贴了张红纸,标着今日特价菜、赠品等。他们与三嫂小吃店一样,都搞起了促销来,不仅促销方式照搬过来,而且促销力度还不小。
  桑榆从中闻到了一丝恶意竞争的味道,就正像梨花嫂所担心的那般,假如李氏老面馆真存心把她们挤黄,那还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。原因无他,桑榆根基太浅,根本玩不起“你降我也降”、“你低我更低”这种“财大气粗”拼老底儿的游戏。
  今儿一大早,三嫂小吃店里并不见往日热火朝天的忙碌样儿,店里的食客就那么寥寥几桌。梨花嫂带着春树、香草在厨房忙活,桑榆在前面看店,何秀枝披着斗篷从外面进来,在门口停下脚步,回手振了振帽子上的落雪。
  桑榆见她回来了,赶忙迎上去道:“二嫂,事儿办得怎么样?”
  何秀枝走到柜台前,倒了杯热茶喝了,才大喘了口气儿道:“外面冷死了,桑榆。放心吧,我赶早去的早市街那头儿,挑了两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,这会儿就等在外面呢。”
  桑榆道:“招呼他们进来吧,这么冷,别让人在外面等了。”何秀枝又转身去门口招呼了声,然后门帘一动,进来两个十*岁的小伙子,竟然长得差不离,猛一看根本分不出谁是谁来,一看就知道他们应该是双胞胎。
  两人身上的灰布棉袄上都打着补丁,但浆洗的还算干净,脚上的毡窝子踩满了雪,在店里暖和了一阵儿,开始往地面上化起了脏水。两人进门来后就低垂着头,看起来个头稍矮的那个叫了声“东家,有事儿您吩咐。”然后垂首等在那儿,看起来挺规矩的。
  桑榆道:“哎。别站着了,店里客人不多,你们随便坐吧。”两人看了看脚上的鞋,在离门口最近的地方找了张桌子坐下了,桑榆看了觉得他们挺懂事的,又问道,“荷塘村你们都熟吧?”
  还是那个稍矮的回话道:“东家,方圆百里内的村子,我们都熟。之前天没这么冷的时候,我们兄弟俩还干给人跑腿儿送信的活儿。去荷塘村在镇东门出去,四里地后就进山路了,绕出去后有三条道,走最右边那条。荷塘村有片大荷塘,村中有棵老银杏,听说一百多年了。东家你放心,我兄弟俩一定给您把东西送到。”
  桑榆边听边点头,然后微笑道:“嗯,行。东西得等会儿,小商街开了门,粮铺的伙计才会来送货。米面加一起大约有三石,你俩一次一石,分着背。如今天下雪,虽然远未到封山的程度,但往来也需小心再小心,我不求你们有多快。另外我已在信里说了,若你们来不及赶回的话,会安排你们住一宿,所以一定不要着急。”
  兄弟俩可能头回见到这样关心他们的东家,两人都感激地站起身来,抱拳道:“我们晓得了,多谢东家。”桑榆示意他们坐下,又叫草儿给后厨传话,给他们一人上了一碗鸭血粉丝汤并三个大馒头。两人道谢后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,却一人只吃了两个馒头,将剩下的都给了那矮个的哥哥,哥哥把馒头小心地用布包好,揣进了怀里。
  这一幕恰被桑榆看着,桑榆笑道:“你们这岁数正是吃的多的时候,不用省着,都吃了吧。”那哥哥道了谢,却没拿出馒头来吃。桑榆还想说什么,一个到柜台这边结账的老头小声跟桑榆道:“唉,掌柜的,由着他们吧,他们啊不是双胞胎,是三胞胎,还有个弟弟呢。这兄弟仨苦命的很,他们是三胞胎,他们娘产后血崩就走了,老三胎里就弱,没两个大的壮实,动不动就生病,一副随时会没了的样子。他们爹四十多岁,还挺壮实,俩小子长起来了,也都踏实肯干,就是为了这个老三,有病抓药,没病补身,就这么地,一文钱也攒不下,这俩小子也该说亲了,可他家在镇上是有名的,又没钱又有拖累,谁家闺女也不愿意嫁啊。”这老头挺健谈还挺消息灵通的,说完这个他又将声音压的更低了,神秘兮兮地道,“如今他爹也不能出来干活了,他家老三也知道自己是个拖累,最近老寻死觅活的,他老爹眼巴眼地在家盯着,就怕他做傻事儿呢。”
  桑榆也没想到这对兄弟有这样可怜的身世,叹了一口气道:“这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。”
  等过了朝饭这段时候,小商街开街后,粮铺的伙计将米粮送了过来,那兄弟俩过来手拿膀扛的,都给运到了仓库里,然后又分了一石粮食到各自背篓里。
  桑榆站在天井花坛那儿看着他们忙活得差不离了,上前两步说道:“你们谁是李向南,谁是李向北啊?”那矮个的哥哥回话道:“东家,我是李向南,我二弟叫李向北。”
  桑榆冲着那哥哥道:“那,李向南,我说个事儿你可能做得了主?我这店你也知道,大多数时候,是我和两位嫂子忙活,俩孩子帮衬着。卖的虽然是小吃,可准备起来事儿挺多的,我有心雇几个伙计,原本是想着去冬置所那边找点人手的,但正好听到郑老汉说起你们的身世,想着你们可能也愿意找个事儿做。你们要有这个心,我就给你们找个活儿。”
  没想到李向南听了这话没有很开心,反而很犹豫地道:“东家,在店里的活儿吗?我……我们兄弟的确是很想找个活儿做,但……恐怕有些……不方便。”
  桑榆明白他们是说店里都是女人,马上笑道:“是我说话没说清楚,我是说你们给荷塘村送完米面就暂时别回镇上了,我相公和我二哥在村里还干着别的活儿呢,他们那里需要人手,你们要是愿意,就留下在那里帮忙,先干到年底,要是没干完年后接着。至于报酬,你们兄弟俩,每人每日给五十文钱,再就是管吃管住,一日三餐饭管够。怎么样?”
  李向南与李向北对视一眼,满心喜悦地将头连点。桑榆又道:“你们先送粮食,这马上就小年了,我还要采买菜蔬果肉等年货,你们也帮我运回村里。等过年的时候我们就回村子了,这期间还得劳烦你们兄弟帮忙看着店面,我也付工钱。”
  兄弟俩满心欢喜地背上粮食走了。桑榆回到前面店里,何秀枝与梨花嫂正在柜台那儿小声说着话。梨花嫂见她过来了,问了一嘴:“我看李家那兄弟俩乐呵呵出去了,怎么你给他们加工钱啦?”
  桑榆跟两位嫂子先说了一遍兄弟俩的身世,又说了自己的安排,然后解释道:“嫂子,我是这么考虑的。”说完桑榆朝门外抬了抬下巴,才接着道,“我看那边连掩饰都不掩饰地就跟咱们杠上了,等咱们过年回村了,店面空在这里我不放心。这俩兄弟我看着挺老实本分的,心眼也好,对他们那个体弱的兄弟也是有情有义的,人品没有问题,我才想帮他们点忙,给些好处呢,也让他们帮咱们的忙,好好给咱们看店。我是真怕咱一走,店里起个火啥的,不怕一万就怕万一。”
  何秀枝瞪大眼睛道:“不能吧?抢生意就抢生意,还能放火不成?这可犯法啊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

章节目录